智慧家庭为时过早 互联互通成当务之急

OFweek智能家居网 中字

  家,是什么?千万人有千万种说法。有的说,家是一个住所,是独立个体的奋斗起点与终点;有的说,家是一段时光,承载着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情怀,让人久久回味;有的说,家是一种文化,即是身处天南地北,家总在牵挂的那一头……

  虽然家的定义对于每个人而言都不尽相同,但不可置否,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家庭生活变得更方便、简单、舒适和温馨。在这样一个共同心愿下,智能家居概念迅速崛起,全面颠覆人们传统对于“家居”的概念理解,提供更便捷、舒适的智慧生活体验。

  初级阶段:与智慧家庭仍有一段距离

  智能家居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时代。最早是比尔·盖茨的豪宅,在地下铺了80米的光缆,用PC控制了全屋的自动化家电,被称为有线的套装智能家居。后来多应用在别墅、豪宅、高端酒店等场景。

  随着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2013年智能家居走向轻便化,主要是通过智能手机连接互联网,控制小型家电产品的运作,被视为移动互联网的家庭应用。直到2016年下半年开始,亚马逊推出echo智能音箱,将人工智能技术注入家电产品,加强人与家电产品的互动体验,进一步赋予家居产品“智慧”,让它们更懂得现代人生活所需。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家居已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门禁、马桶、油烟机、燃气灶、洗衣机、电视机、净水器、冰箱等新品层出不穷。这些产品的共同特性,就是使用者可以远距离操控,并支持语音互动,同时还和网上购物等物联网功能结合在了一起。与以往的新兴市场不同的是,这些智能家居产品并不是价格昂贵的奢侈品,新装修家庭只要提前布置好无线网络,就能轻轻松松实现这些功能,甚至还减少了许多布线的成本。更重要的是,这些智能电器比传统电器的性价比更高,性能更优越。

  尽管进步很大,但目前与真正的“智慧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当下,大部分的智能家居产品主要是靠人为操控运作或确认运作,实际上在调控、清理、维护方面并不流畅,可以说仍处于半自动化、个别互联的初级阶段。

  最终形态:全屋智能打破发展僵局

  那么,真正的智能家居场景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产品自动化——信息数据化——系统一体化——人工智能化。

  简单来说,初级阶段是产品自动化运作,无需人手主动操作,在不适的时候进行适当调节即可;其次把家居环境与产品运作状态等信息转换为数据,利用物联网将其进行汇总、对比、分析,利用大数据让用户明晰家庭情况;其三,将分析结果与推荐方案,利用物联网再次回传至产品本身,对整体家居环境进行一体化管理,替代简单的流程化作业。

  智能家居最终形态,是全屋智能下的智慧生活。它将以家庭所在区域、家庭内在环境、家居产品状态等多种信息数据为基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深度学习,营造多种个性体验,深入了解家人的生活习惯与个人喜好,成为整个家庭的管家、家人身边的伙伴。

  随着地产商、经销商纷纷投入了智能家居行业,批量的标配智能化家居正迈向舞台中心。据预测,未来5年个性化的智能全屋定制将成为消费趋势,智能家居不温不火的发展僵局有望被打破,智慧生活模式也将随之而来。

  发展关键:数据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

  实现智慧生活模式,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是必不可少的。当下智能家居的痛点,就是产品之间不能进行联动。老百姓家里不一定买同一个品牌的全屋家电,比如美的空调、海尔冰箱、三星电视之间,它们不能互联。即使各大品牌它们内部纵向所有产品之间可以联通,但是横向与其他品牌产品之间还是有加大隔阂的。

  在笔者看来,打破智能家居“信息孤岛”的思路,一是继续推进单品智能化,只要联上网,通过大数据分析,就能通过产品迭代,更准确地找到用户的痛点;二是各大标准联盟进一步开放,整合标准项目,求同合作;三是呼吁更多中立的第三方服务商,包括硬件智能化的服务商、第三方云接入的服务商、大数据分析应用的服务商等,一起推动各产品间的互联互通。

  当然,国内目前也有较为出色的智能家居互联互通的案例。华为、小米的开放性生态链互联系统,阿里和京东的家居互联网,以及涂鸦、酷宅等家居系统集成解决方案,都为家居数据互联互通做出了许多成功的尝试。而传统家电企业也迎头赶上,在数据互联和人工智能方面推出吸引眼球的新品。例如海尔U+大数据云脑,可以接入每个海尔家电的产品、服务、能耗等基本信息,以此建立大数据应用模式,感知每个地域的家庭习惯偏好,结合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功能,主动推荐最佳的智慧生活服务,从而实现全屋智慧生活。

  可见,在智能家居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前提必须是以信息数据互联互通为基础,深度学习、了解用户的生活喜好,并不是自动化和一体化产品的简单堆砌。可见,智能家居实现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是最后一步,也是最遥远的一步。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