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被亚马逊垄断,其他玩家还能分得一杯羹吗?

杨剑勇
关注

智能音箱承载了各科技企业对智能家居的梦想,因亚马逊在2014年推出一款智能音箱,以及开放的语音态度,使得亚马逊Echo意外走红,并抢占了美国大多数家庭入口,从生活助理到控制家庭其他智能设备。如今,Amazon Alexa技能超过4.5万个,且无处不在,国内外智能硬件厂商纷纷搭载或兼容亚马逊语音助手 ,引领进入语音技术时代。

智能音箱:被亚马逊垄断,其他玩家还能分得一杯羹吗?

国内外率先跟进这一模式是谷歌和科大讯飞,谷歌在2016年I/O大会上,推出了搭载语音技术的Google Home,在国内,科大讯飞联合京东推出叮咚智能音箱,苹果也在去年加入这一阵营。

亚马逊垄断

受益美国家庭场景和DIY动手能力强等缘故,智能摄像头和智能音箱等设备增长迅猛,由此,智能音箱进入了众多美国家庭,普及率达到了32%,而亚马逊占领了绝大数市场。谷歌音箱增长迅猛,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出货量都实现了四五倍的增长。

持续高涨的智能音箱,推动美国家庭场景进入语音控制时代,早在年初一份报告指出,人们使用智能音箱的时间超过了手机等其他设备,超过三分之一美国人选择使用智能音箱,而不是智能手机,并大约30%人使用智能音箱,而不是看电视。与此同时,31%用户利用语音助手控制家里其他设备。

只是亚马逊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垄断美国智能音箱市场,来自Strategy Analytics最新一项消费者调查报告显示,在美国最受欢迎智能音箱依然是亚马逊Echo,占比高达23%,所有亚马逊品类的占据了高达63%智能音箱使用率,一家独大。

智能音箱:被亚马逊垄断,其他玩家还能分得一杯羹吗?

其次是谷歌占17%,苹果HomePod所占比才4%,HomePod作为一款高端智能音箱,并没有在以廉价为核心的智能音箱产品上抢夺这一市场。

调查还显示,58%用户说他们家里有两个或更多的智能音箱,不过使用场景主要在客厅,以及研究还发现,其他智能音箱品牌在美国也将有很大机会,当接受调查者被要求说出一个品牌时,他们下一个智能音箱会选择哪些品牌,54%用户选择了亚马逊、谷歌或苹果,将近一半的市场留给了三星等商场。

美国形成三强争霸格局

美国智能音箱受到用户青睐,这一场争夺战中亚马逊率先抢占先机,以及谷歌及时跟进,Google Home出货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不过,在苹果的加入后,美国以亚马逊、谷歌和苹果三强争霸的局面也将会异常激烈。

不过吃瓜群众依然关心苹果HomePod是否还有机会,在笔者看来,价格高高在上事苹果硬伤,很难追赶,要想在美国抢占更多家庭用户,需要推出更加低廉的HomePod。

另外,智能音箱今年将进入屏幕时代,计算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提升,这将进一步让音箱成为家庭中枢硬实力,继亚马逊推出带屏幕智能音箱后,如今谷歌的跟进,就在10月谷歌制造硬件专场发布会上,推出一款带屏幕的智能音箱Google Home Hub,配置一块7英寸的显示屏幕,与使用者实现更好的交互和操控智能家居。

但苹果作为在全球拥有数十亿的忠实果粉,以及伴随苹果智能家居HomeKit生态日益完善,当更多设备厂商加入到这一生态,势必会进一步激活HomePod销量,如能推出廉价版智能音箱,降低用户购买门槛,那么苹果就能对亚马逊和谷歌造成压力。

创业者有机会吗?

在美国市场竞争中,形成亚马逊和谷歌双雄局面,并在苹果的参与下,留给其他创新企业机会并不多。而在国内则形成百箱大战局面,这一场争夺战中,既有BAT巨头,同样也有众多创新企业,只是市场被巨头侵占,阿里旗下天猫精灵占据了一半左右的市场,其次是小米,牢牢控制了国内智能音箱市场。

不过,在国内以搭载语音技术的智能音箱这一模式抢占智能家居入口,并没有像美国哪样取得成功,国内众多玩家中,以智能音箱打造的是泛IOT生态,虽然大部分支持控制家居设备,但尚并没有做到全居住空间智能化。

且一个不温不火的智能音箱市场,因科大讯飞、BAT、联想和华为等众多重量级玩家的加入,创新创业公司生存空间有限。在百箱大战后,或许和前几年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一样,相关创业公司也将被巨头挤压,面临困境,最终剩下阿里、小米和百度等少数重量级玩家。

我始终认为,一款小小智能音箱硬件,承载了众多企业对未来的梦想,但国内智能家居普及率较低的情况下,要实现智能音箱抢夺家庭入口困难重重,尤其在巨头们的参与后,一些创业公司不要把智能音箱视为家庭入口来想象未来,因入口之争最终会被几家巨头收割智能家居场景这一红利。

最后

在未来几年,智能家居规模将会增长下一个万亿级市场,物联网资深专家杨剑勇指出,作为消费物联网领域中最具规模市场之一,科技巨头都想分得一杯羹,尤其业界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亚马逊的骄人业绩,在亚马逊带动下,行业呈现连锁反应,一款小小的智能硬件演变成巨头争雄的主战场,密集推出各种智能音箱。特别在国内更是一窝蜂跟进,甚至一些创业公司豪言要做中国版亚马逊,但在这个热潮下,或许智能手表的命运将是众多创新企业的命运,最终成为沙滩上的鱼儿,集体阵亡。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