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也要卖!大屏电视大降价,背后的秘密居然是这样!

我的极刻
关注

从日本、韩国到中国,液晶面板行业“霸主”屡次更迭,每次变更前后,整个行业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期大屏电视大降价,似乎也跟激烈的产业竞争有关。

结束了一天的忙碌,不少人回到家第一件事可能就是打开电视,放松心情。居家生活中,电视的存在,给我们日常生活中增添了几分色彩。即使在移动互联网愈加发达的今天,客厅里的大屏液晶电视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存在。

大家关注电视,最看重的莫过于电视尺寸。十年前,大屏液晶电视价格往往高不可攀,动辄数万元的售价只有土豪才能买得起。也就这几年,大屏液晶电视逐年下滑,渐渐走进千家万户。特别是今年,很多人都享受到了大屏液晶电视暴跌的好处。这一年来,55 到 65寸 的 LCD 电视价格简直是白菜价,3000 块不到就能买到各种国产 65 寸 4K 电视,55 寸的甚至不到 2000 块,价格低得惊人。

至于大屏液晶电视大降价的原因,各方人士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小米入局引发的价格战,也有人说是电商渠道低价抢市场。其实,这些原因仅仅是表象,决定大屏液晶电视价格的关键因素在于面板。液晶电视的构造其实并不复杂,一块电池、一块屏幕、一个电视芯片,还有零零散散的零配件,小到一个家庭作坊,都能组装出一台电视出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视芯片等电子元器件成本几乎都是“白菜价”,决定大屏液晶电视价格的唯有屏幕,也就是业界常说的显示面板。

液晶“霸权”更迭

谈到液晶产业,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三星、LG,博闻强识的人也会说出京东方、天马、奇美这些稍显陌生的名字。但了解液晶发展史的人知道,发明液晶技术的是美国人,将液晶技术广泛运用并且技术突破的是日本人。1968 年,美国无线电公司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液晶显示模型;1983 年,日本的精工公司研制了 2 英寸的彩色液晶显示屏;1991 年,夏普率先开动了第一条大尺寸液晶屏的生产线。至此,以夏普为代表的日本企业深入研究使用液晶技术,逐渐奠定了日本在液晶显示面板领域的“霸主”地位。

很快,日本就遇到里第一个强力挑战者——韩国。1987 年,三星与 LG 集团开始进入液晶面板行业。刚开始,连续数年,三星与 LG 的液晶面板业务从未盈利,但是韩国人一直在坚持投入研发和工艺改进,1995 年两家公司的第二代线投产,成为了韩国赶超日本液晶面板产业的标志。此后,随着韩国集中国家力量进行超强的资金投入,韩国液晶面板逐渐实现了对日本的赶超。

液晶面板行业有个特色,就是重资本、轻研发。当然这并不是说研发不重要,只不过液晶面板生产线随便一条都需要几十亿乃至上百亿的资本投入,缺少资本的支持,即使研发实力再强也无能为力。到 1999 年,韩国在液晶面板销量上实现了对日本的超越,同时韩国人的技术也达到中高端水平,液晶面板行业“霸主”首次易主。

中国加入

1998 年前后,中国台湾加入液晶面板竞争。为什么 1998 年成为中国台湾液晶面板产业的爆发年份?因为日本企业在韩国企业的强力竞争下,不仅逐渐丢失了当时占据领导地位的欧美品牌的订单,华硕、宏碁这些台湾电子品牌的订单也在转向韩国。

出于对抗韩国的考虑,日本企业开始对台湾面板企业进行技术授权,扶植台湾液晶面板企业,同时自己可以获取技术授权费用。在日本的扶持下,友达、奇美等中国台湾面板“五虎”也逐步发展起来,面板产业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不过,不管是日本,中国台湾还是韩国,都没想到最大的对手会是中国大陆。2002 年,中国京东方以 3.8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韩国现代电子的液晶业务,同时在北京亦庄投资 12 亿美元建设了一条 5 代线。2005 年,第一条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此后华星光电、天马、维信诺等公司纷纷跟随京东方的脚步,进入液晶面板行业。

不少人可能觉得,中国缺少技术,玩不转液晶面板产业。可日本人有那么多液晶技术又能怎么样呢,还不是一点点丧失市场,现在连最后一家日本液晶面板企业 JDI 都风雨飘摇,随后都有可能宣告破产。事实上,液晶面板产业不只是要有实验室里的专利研发技术,还有大量实践摸索出来的工厂技术。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魄力与资金组建最新世代的生产线,只要生产线比别人先进,就能通过价格优势压垮对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液晶面板厂家厚积薄发,与中国台湾、韩国两地的液晶企业形成全新的三足鼎立格局。至于日本,已然在持续发错中丧失了整个市场,“液晶之父”夏普的面板业务被鸿海科技收购,最后一家面板企业 JDI 也连年亏损,正在寻找资金方,准备出售控股权!

亏本也要卖

液晶面板产业,世代是衡量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而分代的基本指标是看它可以操作多大的玻璃基板,世代序号越高的生产线,切割效率也就越高。比如京东方最早的 5 代生产线,只能切割成 12 片 17 英寸面板或 6 片 24 英寸面板。而现在最常用的 65 寸大屏面板,8.5 代线可以切割 3 片,10.5 代线可切割 8 片。这意味着 10.5 代线比 8.5 代线拥有数倍的大屏切割效率,在大屏液晶面板价格战中,率先建成 10.5 代线的厂家将拥有前所未有的优势。

如今,全球建成和在建的 10.5 代线中,大部分都位于中国。其中,京东方合肥 10.5 代线在2017 年 12 月 20 日率先投产。设计产能为每月 12 万片玻璃基板,按照 10.5 代线可切割 8 片的效率,仅这一套生产线,每年就能为 1152 万台 65 寸液晶电视提供液晶面板。

紧随京东方之后,华星光电、惠科、LGD 也纷纷投产 10.5 代线,液晶面板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学过经济学基础的都知道,一旦出现供过于求,就只有减产、降价两种选择。减产自然是不会减产的,剩下的路子只有不断降价,即使亏本也要打价格战。只要把竞争对手拖垮了,生产线停工,利润自然会回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最近一年各大面板厂家都在疯狂降价,连带着消费端的液晶电视也不断降价。

降价的后果就是亏损,最新的消息表明,韩国 LGD 或许会率先败退。财报显示,2019 年第二季度,LGD 营收下降 5%,至 5.4 万亿韩元。营业亏损从上年同期的 2280 亿韩元扩大至 3690 亿韩元。净亏损从一季度的 630 亿韩元扩大至 5500 亿韩元,亏损额扩大了近八倍。与此同时,中国两大面板企业京东方和华星光电都保持了盈利。在全球液晶面板行业,韩国企业似乎难以应对中国的挑战。液晶面板“霸主”宝座,似乎正在易主……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