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P广州增城面板厂量产延后 鸿海面板之路艰难前行

智电网 中字

2016年,面板资源十分紧缺,价格不断上涨,液晶面板大尺寸、高清晰度也是大势所趋。这是鸿海雄心勃勃在广州增城投资610亿元人民币建设超视堺10.5代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的背景。但从2018年开始,行业的景气度开始下降,面板低谷周期一直持续到2019年仍止不住。近两年,大尺寸的液晶产能逐步释放,且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电视面板价格继续向下探底,由此导致增城项目量产延后。

2016年末,还在掌舵鸿海的郭台铭雄心勃勃,在广州增城投资610亿元人民币建设超视堺10.5代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但计划2019年量产的增城面板厂却面临延迟量产的新状况。

实际上运营这条产线的是夏普旗下的SDP(堺显示器株式会社),这也是鸿海收购夏普后的重要布局。如今面板园区不仅无法如期在9月底量产,并衍生出与设备供应商的货款纠纷。

对此,近日,SDP发布声明称,有关该公司在中国大陆投资超视堺公司,因大量生产的时程延后六个月至2020年4月(但2019年10月的试生产日期仍然照常)。

对于货款,SDP表示,总采购金额60%已经支付货款,“已采购但尚待付款占总金额的40%左右,其中日系厂商占大概40%,绝大多数厂商皆已同意我方所提条件,至于(中国)台湾厂商金额为新台币84亿元尚未交货或尚未付款,因(中国)台湾供应商多属中小企业,因此,针对台湾的供应商将完全依照当初的采购合约条件,履行付款作业。”

与此同时,郭台铭已经转让了SDP股份,当时,由郭台铭个人名义投资的SIO国际控股对SDP持股比例达到53.05%。

鸿海集团旗下夏普公司在9月12日表示,郭台铭持有夏普旗下的广州10.5代线堺工厂(SDP)持股已经出让。SDP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副社长谷口英男表示,郭台铭因个人因素业已出让SDP股份,因此广州堺工厂之营运与郭台铭无关。

郭台铭退出,鸿海围绕着夏普和SDP面板厂的故事还要继续,如何前行是业内的关注焦点。

售卖传言到量产延后

虽然今年4、5月时,圈内就已经有超视堺面板厂的量产要延期。但是7月31日,超视堺第10.5代全生态产业园生产线首片65英寸产品点灯仪式在偏贴工厂举行。

这也是鸿海在向外传达量产的信心,当时,超视堺董事长罗政浩表示:“今年2月14日,园区首台核心设备8K高精密曝光机,已进驻阵列工厂。经过168天的日夜奋战,首片高分辨率65英寸显示屏在今天正式点亮。”

总厂长朱启宝则说道:“接下来,超视堺会用业界最快的速度进行产能爬坡和良率提升。”

然而,点亮和量产还是两个概念。根据规划,该园区完工后将成为世界最先进的8K液晶面板工厂,生产65英寸、75英寸面板;二期工程将建设次世代面板及相关后续产品,预计量产后年产值高达920亿元。

到了8月,情况急转直下,业内传出了超视堺液晶面板厂正在寻求买家的消息。

对于潜在买家,智慧显示(Wit Display)分析师Luffy Lin向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称:“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不可能去接盘,已经有两条了。群创和中电彩虹/熊猫都缺乏超高世代线,群创如果收购10.5代线,可以弥补它在超大尺寸市场的不足,也有利于增强其代工业务,但是群创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资金压力大,可能没有能力吃下广州10.5代线。

中电彩虹/熊猫原本就有计划建10.5代线,但是一直迟迟没有开动,如果直接收购广州10.5代线可以省去很多中间环节。惠科原本计划在郑州投建11代线,但是由于集中区域投资政策受阻,惠科目前也没有过多的资金去收购广州10.5代线。”

目前,尚未有确切的收购决定,但是对于一家还未量产、投入巨大的面板厂来说,卖身并非易事。而且从大环境来看,液晶面板供过于求的情况还很严峻。更何况,现在其量产时间继续推迟,还有货款需要支付,面临不确定性。

Luffy Lin认为,夏普广州增城10.5代面板厂没有如期量产可能有三个原因,其一,目前,夏普面板没有足够的出海口,原本就拥有大量的面板库存,如果推进广州10.5代线量产,只会增加库存;其二,面板行情十分低迷,价格持续下滑,竞争对手都减产保价,如果推进广州10.5代线量产同样面临亏损;其三,相关单位可能没有兑现之前补贴承诺,让夏普10.5代线陷入资金压力。

内外交困如何打破?

为何当初鸿海要如此大手笔投入面板行业?其实鸿海早就进入面板领域,旗下的另一家公司群创就从事液晶面板生产。随后鸿海迎来了关键的夏普收购案,将夏普收入囊中,鸿海对于振兴夏普品牌颇有野心,一心围绕夏普品牌打造的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面板必不可少,而且SDP的液晶面板技术一直领先。

夏普品牌本身也是出海口,在国内重新运营夏普电视品牌,在海外从海信手中拿回夏普北美品牌授权,将消费电子品牌做强也一直是鸿海的心愿。在广州建面板厂能够为国内市场提供产能,降低成本,规划中的美国工厂,也是为海外市场奠定基础。

同时,在2016年,面板资源十分紧缺,价格也蹭蹭上涨,液晶面板大尺寸、高清晰度也是大势所趋,因此加紧面板军备,也期待面板能为鸿海拓展新的利润点。

然而原本的计划却受到了干扰,一方面是广州增城面板厂的延期,美国的工厂也遇到难题,此前鸿海在威斯康星州投资百亿美元,建设一座液晶面板厂,之后将原定的10.5代液晶工厂改为第6代,工厂规模也将进一步缩小。多位接近鸿海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当地招不到员工,熟练的技术人员就更难找了,只能慢慢解决。

另一方面,从2018年开始,行业的景气度开始下降,面板低谷周期一直持续到2019年还止不住。近两年,大尺寸的液晶产能逐步释放,且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电视面板价格继续向下探底。

群智咨询(Sigmaintell)的报告就显示,随着10.5代的产能释放,65英寸及75英寸的供应能力大幅提升。虽然品牌在终端市场大力扩充65英寸的市场份额,但是需求增速远不及面板产能增长的速度,供需严重失衡,二季度65英寸面板价格下降幅度扩大,今年上半年的整体降幅达到14%。

“随着主流尺寸面板价格陆续跌破生产成本,面板厂承受巨大的经营压力。2019年一季度开始,面板厂商的主营业务均已出现亏损。未来两年,依然有不少新的产能陆续量产,供应面积维持增长态势。而需求方面则面临着市场容量饱和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群智咨询预测道:“在面板厂商不控制产能的情况下,供应与需求之间的鸿沟将继续扩大,面板市场或将面临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性供应过剩的风险。行业或将加速洗牌,优胜劣汰将在所难免。”

随着韩厂LG、三星不断退出液晶生产,转向OLED,中国厂商还在继续加注液晶面板领域,未来液晶的大玩家将集中在中国地区。新的出口会在哪里?传统的电视显然不是最佳选择,近期由华为带起了彩电业的智慧屏风,记者走访线下门店时观察到,虽然新的电视类产品外观变化不大,但是消费者对于电视的智能化功能兴趣颇为浓厚,未来智能化的新互动能够成为卖点。此外,液晶在B端商用市场上增长颇为迅猛。

而在这一轮的洗牌和迭代中,鸿海面临不小的挑战,在郭台铭撤离后,如何更好地经营是新领导团队的关键课题。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