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研发智能摄像机,协创数据如何转战智能家居?

亿欧网
关注

在“万物互联”的潮流中,我国智能家居市场在2019年已经突破1,500亿元,出货量高达8.4亿台。随着5G商用进程不断推进,智能家居产品间连接和协作方式将更加多样,热潮仍将延续。

入局的企业除了引领潮流的互联网公司外,传统家电巨头也不甘落后。因为智能家居能带来的不只是终端销售的收入,还有应用生态的广阔远景。因此,巨头们往往并不急于部署具体的产品制造,而是忙于布局生态,提前“占位”。这种相对较轻的业务模式,让下游的制造业厂商迎来拓展业务的良机。

协创数据成立初期的主要业务是生产个人电脑周边的储存类产品,随后产品线扩充至路由器、平板电脑等网络通讯类产品。2014年,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兴起,协创数据及时变换赛道,依靠原有电子消费产品的研发生产经验进入智能家居和车联网行业,靠智能摄像机、智能后视镜和智能网通网关等产品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成功“转型”。

2019年上半年,物联网智能终端已经贡献了近六成的营收,是协创数据最大的业务。已经成功改变主赛道的协创数据,如何维持竞争力,延续高速增长?

智能家居带来增长机遇

2014年,亚马逊推出智能音箱Echo,点燃了智能家居的热潮。中国的厂商也及时跟进,小米、百度和阿里巴巴等厂商均推出了自己的智能音箱产品,争夺流量入口。

之后,国内的智能家居市场相比海外市场更加“红火”,颇有“后来居上”之势。以小米生态链为代表的玩家不断扩充产品品类,打造产品连接和协作的规模效应,希望能构筑生态护城河。

2019年,厂商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前有华为HiLink全屋智能直接牵手房地产公司和家具公司进入前装市场,打出“1个物联网技术标准&1个APP”的口号;后有OPPO宣布三年内500亿元的研发预算——“OPPO做IoT有信心,也有信念”。传统家电厂商格力、美的等厂商,更是怕被互联网和手机公司“革了命”,以生态合作或自建生态的方式,抢占智能家居生态的“一亩三分地”。

和PC、智能手机不同,智能家居并没有“人手一部”的“上限”,而是因为有更专业、更细分的功能,以不同的产品和用途进入千家万户。因此,接入网络的终端设备将大幅增加。Markets and Markets发布的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消费物联网(CIoT)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68亿美元,预计将在2023年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终端智能化和互联互通,无形中改变了家居产品的形态和功能。以协创数据深耕的智能摄像机为例,传统的闭路监控系统是囿于局域网的“本地系统”:闭路监控系统通过视频线将前端监控内容传输给监控中心,数据存储则依赖本地的DVR主机储存。

智能摄像机则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更丰富的功能。其前端摄像头可以通过网络接入平台,通过客户端支持客户或管理员登录,传输方式既支持有线,也支持无线,数据存储则兼容本地和云端。通过结合AI等前沿技术,智能摄像机还可以分析画面内容,进而有效过滤报警状态。“看得懂”,成为摄像机继“看得见”、“看得清”和 “看得远”后的新趋势。

2014年,谷歌收购初创公司Dropcam,引爆了家用智能摄像机市场。小型、智能化的家用智能摄像机不仅可以及时监控家庭内部状况,并且还实现了双向互联,支撑终端用户的互动需求。根据Statista统计,全球智能家居安防市场规模在2018年已经达到10亿美元,预计在2022年突破20亿美元。

2016-2022年全球智能家居安防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6-2022年全球智能家居安防市场规模及预测

凭借之前在平板电脑、手机等产品的制造经验,已经具有无线通讯、数据存储和视频类产品技术积累的协创数据,闯入家用智能摄像机新赛道。通过研发,协创数据不断扩充智能家居产品品类,逐渐覆盖包括车联网智能终端(智能后视镜、行车记录仪)、智能网通网关、智能音箱等在内的智能家居品类,实现高速增长。

除了物联网之外,车联网市场的潜力也不容小觑。Roland Berger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欧盟未联网汽车高达3.05亿辆,联网的汽车不过700万辆,其中仅100万辆采用后装互联网方案。而到2017年,联网汽车已经达到60万辆,其中后装联网车辆达到27万辆,这一数字在2021年有望突破百万。

国内的汽车后市场虽然尚不成熟,但“汽车入网”的大趋势不会改变。相比前装,后装车联网设备更加定制化和多样化,能够通过多品类产品满足个性需求。作为全球汽车保有量位列第二的国家,中国庞大的存量汽车规模造就了一片后装改造的沃土。

随着汽车入网需求的增加,中国的通信运营商作为物联网套餐服务的提供者,成为了车联网生态中的主要玩家。根据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中国移动智能后视镜设备集采量从2016年的0.15万台骤增至2018年的146.01万台。本身没有研发和生产车联网智能设备的通信运营商,无疑给设备制造商们带来了难得的业务机遇。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