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格力电器举报奥克斯,并现场拆解奥克斯空调,证明了奥克斯空调存在虚标能耗等问题。格力的做法,赢得了网民的支持。虽然奥克斯空调便宜,但能耗作假就是不对,是对消费者的欺骗。
最近,有媒体拆解荣耀和小米的电视,发现小米电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用料差,偷工减料等,尤其是后壳音腔部分采用非阻燃材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网友说,在拆机中,小米电视全方面被吊打;有网友说,小米电视在拆机中,就从未赢过。还有自称为小米电视的用户,在社交平台上说,他用了半年后发现,原来收割智商税的小米电视。
6月12日,酷开在官微发布致小米电视用户的一封信,要给小米电视用户送福利(防蓝光眼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酷开在微博中说,听说你们(小米)的电视没有防蓝光功能。对此,小米没有回应。
小米跟奥克斯风格相似,都是靠低价抢份额。相对奥克斯的低调,小米则十分激进,经常以“低价、良心”标榜自己,暗指友商“低配高价”。从手机到电视,不少友商都吃过小米的苦头。低价谁都能做,关键是要尊重消费者,不能偷工减料,不能使用劣质材料,不能牺牲用户的体验,否则就是欺骗消费者,玩弄消费者。在国货当自强的背景下,劣质产品与中国制造背道而驰,甚至会成为搅坏一锅汤的那粒老鼠屎。
低价,不一定就良心
小米“低价”是做到了,但“良心”吗?或者说,按严格的品质要求,小米的产品真有价格优势吗?撇开小米手机,就说说最近被媒体拆解的小米电视吧,与荣耀智慧屏相比,除了价格和荣耀智慧屏一样,产品品质却相差甚远。以至于有网友说,不拆不知道,一拆吓一跳。618期间,小米电视4A(55英寸)售价1599元,小米电视4C、4X(55英寸)售价1699元;荣耀智慧屏X1(55英寸)售价1699元。可以看出,价格都差不多,甚至一样。但拆机后,却让人大吃一惊,小米彩电能省则省,不能省的也省,甚至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从基本的音画质上来看,荣耀智慧屏X1明显胜出一筹。小米的这几款电视,在音腔上,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音腔较小。小米电视4A喇叭则直接缺少音腔,扬声器裸露。荣耀智慧屏X1则采用1L独立音腔。天极网在拆解中还发现,小米的这三款电视,都采用上下单层增光膜+扩散板组合,为了压缩成本,牺牲了品质,导致可视角度受影响;荣耀智慧屏X1采用复合膜(DOP+P)+下BEF+扩散板组合,复合膜能带来更好的视觉,更均匀的亮度,对透光也有一定的抑制。再来看LED灯珠,小米电视4A、4X是36颗LED背光灯,荣耀X1有50颗LED背光灯。除了背光灯数量,在背光灯排列上,小米4A采用4*9设计,小米4X采用12*3设计。而荣耀X1采用5*10设计,LED背光灯分布更均匀,细节与效果上更好。
小米的三款电视都采用电源、主板、背光板三合一设计,这是10多年前液晶电视所采用的方案,缺点明显,故障率高,维修不方便,一旦损坏,必须换主板。也就是说,小米的三款电视,用户可能会承受更高的维修成本。而荣耀智慧屏X1则采用分离设计,避免了这些问题。另外,为了节省成本,小米的三款电视,蓝牙和WiFi共用一根天线。小米虽然省了钱,但是,这会干扰传输通道,影响网速、连接和传输。荣耀智慧屏X1有三根天线,都是独立的,这样就互不干扰。不仅仅是这些,在零部件、材料、工艺等方面,小米电视都有不少问题,在此不一一赘述。通过媒体的拆机对比,我们也发现,高举“良心价”旗帜的,其实产品不一定真的低价,如果在同等品质下,不仅毫无价格优势,甚至根本不值那个钱。低价不一定就良心,真正的质优价廉,才能赢得消费者认可。
不能重走低价劣质的老路
国货当自强,让世界爱上中国制造。但是,如果我们的产品品质上不去,企业试图靠压低成本、偷工减料去凸显价格,这是对消费者的欺骗。这样的产品,我们卖得越多,对品牌的伤害越大。
中国制造已经做大,但离做强还有一定的距离。一些品牌,通过粗制滥造,以低价噱头,碰瓷友商,甚至有意挑唆网友、粉丝,去抹黑友商。比如,之前有厂商讥讽OPPO、vivo用户为“厂妹”,骂它们的产品“低配高价”,讥讽魅族“万年联发科”,然后拿高通来抬高自己。这种方式,非长久之道。一旦厂商沉迷于此,就不能真正沉下心去研发,并且会漠视品质,结果只能搞配置堆叠、低价去忽悠用户,然后在用户看不见的零部件上动手脚,在工艺、材料等环节上省成本。
今天,任何忽悠用户的企业,最终都会被暴晒在阳光之下。产品好不好,不能自卖自夸,要经得起检验,经得起拆机。否则,消费者被欺骗后,“质量不好”的形象,就会根深蒂固。国内很多企业,就是因为对品质的漠视,最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很多手机厂商都是这样消亡的。
中国制造一路走来不容易,最初因为假货太多,导致在海外不被认可。这些年,通过一些品牌的努力,中国品牌慢慢打开市场,开始被全球接受。但这个时候,我们再去以劣质的、粗制滥造的产品在市场上拼杀,似乎又重回过去的老路。
董明珠说,其他企业倘若不服,也可以来拆格力空调。我们呼吁更多机构、检测中心,参与到拆机中来,让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企业、产品,无处遁形。同时,我们也建议,企业不要只顾打口水仗、抹黑对手,而是要在品质上下工夫,形成良性竞争。如此,国货才能越来越强,口碑才能越来越好,企业形象才会越来越健康。
文/徐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