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侦探原创
作者 | 陈腾
2020年,张瑞敏亲手“杀死”海尔兄弟。
在年底的时候,海尔智家正式登陆香港联交所上市,同时其私有化海尔电器方案也正式生效——海尔电器从港交所退市。被外界诟病已久的“内斗兄弟”完成合体,两家公司合二为一,成为第一家在“A+D+H”三地上市的中国企业。
外界给张瑞敏贴上的标签中,“破坏性”是高频提及的词。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上世纪80年代,他抡锤亲手砸烂了76台海尔生产的问题冰箱;第二个则是他对外演讲时说的一句,要么破坏性创新,要么你被别人破坏。
作为熟读毛选的企业家,张瑞敏深知战略的重要性。所以,他每隔7年都会对海尔进行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调整:名牌战略(1984-1991),多元化战略(1991-1998),国际化战略(1998-2005),全球化品牌战略(2005-2012),网络化战略(2012-2019)。
FT选了德国戏剧家和诗人贝尔托?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的一句诗来形容2020年:“这是人们会说起的一年,这是人们说起就沉默的一年”。在这个动荡的年份,张瑞敏颠覆性的选择让海尔兄弟合体,很有可能是这位73岁的杀手做出最关键的一击。
本文将聚焦三个问题:
张瑞敏为什么要颠覆海尔?
海尔将如何走出家电寒冬?
家电行业还有没有未来?
奔腾
某种意义上而言,2020年注定是一个火热时代的开端。
对于周期性行业的家电来说,PE(市盈率)是一个衡量上市公司好坏的重要指标。从2020Q2开始,A面是全球经济被疫情重击,B面则是很多公司股价一路高歌猛进。比如海尔,它目前PE达到了44.32倍,处于历史顶峰,并且远高于格力的23.33倍和美的的28.11倍。
但海尔2020年的财报并不好看。截止2020年Q3,海尔的ROE来到了历史低点。分析后发现,海尔此时无论是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还是净利率都处于历史最差水平,就基本面而言此时的它正处于“至暗时刻”。这与股价对比,属实反常。
海尔并非新能源车,它的股价是取决于基本面的。所以有个问题需要答案:一家ROE处于历史低点,盈利能力不佳的家电企业怎么能够股价疯涨、估值高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