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蓝科技
中欧班列的意义,在于打开了西部地区与欧洲经贸的天花板。通过提速国际运输能力,为西部地区构建完整的出口生态链。
“西部地区制造成本较低,中欧班列运输时间短,但运输成本较高,对产品出口造成较大压力。为实现东中西部协同,加快西部经济发展,促进好产品走出去、引进来,建议进一步建强中欧班列,打造运输稳定、机制成熟、价格具有竞争力的陆地大通道,服务‘双循环’战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勇在两会期间表示。
赵勇建议,一方面,中央及地方制定长期政策,保证中欧班列等出口通道运输稳定且价格具有市场竞争力,吸引、鼓励面向欧亚大陆出口的企业在西部投资建厂,构建起更完备的西部出口产业生态;另一方面,加大西部中欧班列投资力度,适当超前谋划,提前布局,增加出境路线,提升中欧班列运载能力,逐步扩大中欧班列服务覆盖范围。
受中欧班列等利好消息影响,今年1月,长虹海外家电业务喜迎开门红。
蓝科技独家获悉,2021年1月,长虹海外家电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41%,其中电视同比增长14%,冰洗同比增长28%,空调同比增长103%。
尤其是从成都驶往欧洲的中欧专列,对于长虹冰箱整机以及电视散件运往欧洲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从一些量化指标中可以看到明显的变化。
在中欧班列未开通以前,以往,从广东出海抵达捷克布拉格,大约需要45天时间。如今中欧班列从成都直抵布拉格只需要13天左右,物流缩短了三分之一时间,为长虹海外产品降低成本、增加竞争优势增添了必要的筹码。
中欧班列如同催化剂,不仅推动长虹海外市场迅猛发展,对于整个西部地区与欧洲的经贸往来,都会有更多的“长虹样本”驶入发展快车道。
2020年长虹海外市场的表现可圈可点:全年电视产销量突破800万台、冰洗产销量突破400万台,海外家电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0%,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
长虹海外市场的爆发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首先,中欧班列释放了长虹供应链优势,这是长虹海外提速的基础条件,也是提振西部地区国际运输加速的筹码。
1月1日,长虹智能家电“搭乘”首列中欧班列(成渝)驶向波兰罗兹;1月6日,满载41节车厢“四川造”美菱冰箱的中欧长虹专列驶出成都国际铁路港中心站,抵达德国杜伊斯堡。与1月1日搭乘方式不同,这也是中欧班列(成渝)合作共建后驶出的首列中欧长虹专列。
某种角度上,物流是衡量企业海外市场表现的晴雨表。而长虹中欧专列,不仅打通了新的国际物流运输通道,为长虹海外提供了陆、海一体化运输渠道,而且在响应迅速,能够保证物流及时有效送达客户手。长虹以中欧专列的边际效应打破了国际物流的瓶颈。
二是中欧专列的“双循环”战略是走出去、引进来的有力支撑。
中欧专列不是孤立的,站在国家“双循环”战略下看中欧专列,显然更有情怀。
中欧专列承担的使命是走出去、引进来。目前,长虹将冰箱等整机产品以及电路板、物联网模块等器件,通过中欧班列送达欧洲,满足欧洲市场和生产基地的需要,为快速拓展欧洲市场提供可靠保障;同时,长虹整合欧洲资源,开展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将欧洲的汽车零部件等通过中欧班列运回成都陆路口,服务汽车等厂商。
中欧班列肩负着推动西部地区的全球化,通过持续稳定的国际物流,加大中欧班列运载能力的同时,逐步扩大中欧班列服务覆盖范围。
三是中欧班列正成为长虹全品类渗透欧洲市场的优势。
中欧班列如同潘多拉盒子,将长虹产品源源不断向欧洲输送。和以往相比,中欧班列大大缩短中国商品抵达欧洲的时间。
中欧班列只是一个引子。长虹海外提速的背后,是供应链成为其坚实的后盾,是供应链打通了中欧之间的物流壁垒,通过规模、品牌优势真正放大中欧班列效应。
本文原创于蓝科技,未经授权,任何网站及平台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