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格力的是双重考验
格力依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内部面临高管接连出走的问题,2020年8月,格力的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望靖东野提出离职;2021年2月21日,又一元老级高管黄辉离职,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执行总裁职务。
高管频繁离职,暴露出了格力内部存在某些管理问题,另外也会引发外界对格力发展的猜测,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再看外部市场环境,最近不少家电企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股价下跌的不仅是格力,今年以来,美的的跌幅有35%,海尔也有微跌。
再加上疫情的冲击,新零售渠道是各大家电企业不得不做的转型举措。从去年开始,董明珠开始亲自下场直播,去年直播的数据接近全年营收的1/5,但直播特有的低价促销方式,难免会侵犯到供应商、经销商的利益,这方面格力还需要做好尺度的平衡。
另一方面,智能化也是如今家电企业的发展趋势,这意味着格力们有望打开更广阔的市场,但另一方面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
格力如今的动作,第一是完善产业链布局,工业设备、机器人等,建立智能装备产业园,自研技术巩固护城河,第二是建立基础设施,让更多的企业使用到格力的智能化工厂及方案。
智能化本就是需要前期大量投入的攻坚克难过程,这个赛道放大看,格力的对手不仅是同类企业美的、海尔,还有互联网巨头的扎堆入局,百度、小米也早已深度参与智能制造业,分别拥有自己的无人智能工厂、智能机器人等,在自研技术方面都不甘于落后。
其次还是核心竞争力。话说回来,在空调主业上,格力目前暂时还是稳的。
根据第三方产业链研究平台“产业在线”的统计,上半年格力家用空调内销市场份额占比33.89%,在家电行业依然排名第一,格力短期内依然可以靠空调业务给新业务“输血”,至少基本盘没有太大的动摇。
但问题不仅在于空调主业的销售增长放缓,还有格力本身新老业务的磨合,以投资和合作形式为主导的智能转型拓展还暂未见到成效,格力本身也面临着市值腰斩的压力,这是对一个企业管理能力和财务经营实力的双重考验。
目前依然有不少散户抱着“抄底”心态买下格力,至于未来能不能扳回一局,就看董明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