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讲不好智能家居故事

财经新知
关注

萤石讲不好智能家居故事

不好讲的智能家居故事。

作者|橘枳

编辑|西楼

时隔11个月,萤石网络的上市之路终于有了新进展。

12月13日晚间,上交所发布公告,已受理杭州萤石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萤石网络”)科创板上市申请。公开资料显示,萤石网络拟募资37.39亿元,用于萤石智能制造重庆基地项目、新一代物联网云平台项目、智能家居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项目、萤石智能家居产品产业化基地项目。

创办仅六年便冲刺科创板,萤石网络这份成绩实属不易。只不过,这颗年轻的“夜明珠”真能像其官网所宣传“品质智能家居领导品牌”那样,讲好潮流当下的智能家居故事吗?

01 智能家居,半路出家

2013年,国内正掀起一波“智能硬件”之风,诸多企业纷纷加码开始布局相关领域。安防大厂海康威视也不甘落后,在内部成立了安全智能生活品牌,这便是萤石网络的雏形。

或由于出身海康威视的缘故,萤石网络产品布局和海康威视颇为类似,以视频安防类设备为主,且这一产品线布局时至今日也没有较大改变。

招股书显示,萤石网络2021年上半年智能家居摄像机营收14亿,且智能家居摄像机占萤石网络营收比例已从2018年的63.85%上升至如今的70.21%。

但诸如智能入户、配件以及其他智能家居产品的营收之和,在2021年上半年报告占比仅有17.56%,甚至不及摄像头产品营收的1/4。

萤石讲不好智能家居故事

从场景需求来看,为用户提供舒适体验的智能家居无疑需要包含多种分列的场景,安防、睡眠、照明等场景彼此交集。然而萤石网络较为“畸形”的经营状况(智能家居摄像头提供企业70%以上营收),似乎很难撑起其自吹的“智能家居领导品牌”的名号。

同时,萤石网络目前亦存在线下市场销售占比过高和过于依赖大客户的问题。

招股书数据显示,萤石网络线下市场销售占比已从2018年的67.1%逐年上涨至如今的82.61%。其中前五名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已从2018年的21.89%飙升至如今的32.97%,且2019年以来,第一大客户始终为萤石网络母公司——海康威视及其关联方。

长此以往,这种过于依赖大客户和线下市场的经营模式,势必会对萤石网络的未来发展带来影响。

不仅如此,萤石网络的存货增长也十分惊人。

报告期内萤石网络的存货账面价值从最初的7366万元飙升至如今的9.92亿,上涨幅度达到了惊人的1240%。

库存压力上涨之时,萤石网络较高的应收账款问题也值得关注,截至2021年上半年,萤石网络应收账款账面净值为5.5亿,而萤石网络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却仅有3.26亿,这对于一家正在冲刺上市的企业并不是个好消息。

最为关键的是,随着国内隐私政策的相继推出,过于依赖智能安防摄像头产品的萤石网络,正面临巨大的风险。

萤石讲不好智能家居故事

今年以来,国内越发注重隐私管理问题,相继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再次加码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管理。这对各类核心业务与人脸技术及监控技术相关的企业,客观上造成了极大的风险。

此外,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也不容忽视。招股书显示,萤石网络资产负债率始终居于高位,近几年始终保持在80%上下,较同行业50%左右的资产负债率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或也是萤石此次选择上市另一核心原因,试图借助资本市场丰富的资金降低企业的资金压力。

以上种种,无不使得萤石网络这家“智能家居企业”,在面对不可枚举的智能家居赛道从业者时,压力更加巨大。

02 入局者,不可枚举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消费者在智能家居产品和服务上的支出约50亿美元。5年来,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迅速,根据萤石招股书中所列数据“根据Statista分析及预测,2020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276亿美元”。

这样看来,萤石网络2020年30亿元的营收数据,似乎并不差,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需要注意,萤石网络招股书中所列举的“276亿”数据,是来自分析机构Statista的预测。

萤石讲不好智能家居故事

但亿欧智库此前根据Statista数据并加以整理测算,得出2020年仅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约4354亿元。另一知名数据机构Omdia的数据也显示,全球全球智能家居市场2020年市场价值估计约608亿美元。

最为关键的是,Statista此前曾表示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为574.58亿美元。

与此同时,根据CSHIA发布的《2020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在2019年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市场,全球15亿台蜂窝网络连接设备中9.6亿台来自中国,占比64%。

截至2021年4月,国内制造业企业涉及智能家居设备生产的规模以上的企业已超过3600家。

那么,从海康威视独立出的萤石网络,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环境,又有几板斧?

1、产品布局——双拳难敌四手

目前,萤石网络的主力产品仍是家居摄像头类产品,这类产品大可归于“智能安防大类”。但根据相关市场报告显示,国内家用智能视觉市场增速自2019年便持续走低。

所处赛道陷入颓势同时,亦有诸多友商涉足这一赛道,小米、360、华为等多个厂家,均已有所布局智能家用摄像头领域,萤石网络所面临的压力进一步提升、

2、生态布局——封闭并不可取

萤石网络招股中显示“2020年5月之前,萤石的物联云平台的物联云平台主要对本公司和海康威视的设备开放”。这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智能家居赛道的萤石网络,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截至2021年6月末,萤石物联云平台共连接设备约1.36亿台,国内云平台设备接入数达到约1.04亿台。

这一数据,与当下米家4亿台、华为2.2亿台以及天猫精灵去年年底公布的2.72亿台连接设备数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这三家,均是通过较为开放的智能家居生态网络,实现较高的设备接入规模,且长远来看这种经营模式十分适合企业在智能家居赛道提升竞争力。

3、利润——低于行业平均

这或许是萤石网络目前最尴尬的问题之一。

在整个智能家居行业平均毛利率逐年上涨的大背景下,萤石的毛利率却始终处于一个飘忽不定的状态。

2018-2021年上半年共计4个报告期的毛利率分别是35.02%、33.81%、35.03%和35.28%。作为对比,萤石网络在招股书中所列的智能家居行业平均毛利率已从2018年的26.92%上升至了如今的39.24%。

这意味着,萤石网络这些年来在产品毛利率层面实力下降诸多,并没有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除以上三点外,其最核心的云平台发展状况,也远没有萤石网络招股书中说的那般理想。

03 云平台,丰墙峭址

由招股书易知,杭州萤石网络本轮募资所得资金,将主要用于建设萤石的制造基地、以及相应的新一代云平台项目等。

萤石讲不好智能家居故事

这似乎是萤石为“致力于成为可信赖的智能家居服务商和物联网云平台提供商”所做出的努力。

但萤石网络的地基——云平台,却早已是丰墙峭址。

作为一家主营产品为“智能家居摄像头”的智能家居企业,数据安全无疑是最被消费者所重视的选择点之一。

对此,萤石网络也表示,由于“物联网开放环境下存在软件漏洞、网络恶意攻击等不可控因素,可能会因此导致公司出现系统漏洞、数据丢失以及服务中断等后果。“

不过除萤石网络已提到的所谓“不可控因素”外,萤石网络的云服务自2019年起便问题不断。

2019年某网友像往常一样打开萤石云准备查看监控时,却发现画面内容是一家游乐场的实时监控,即便后续该用户重新启动该App亦无法解决。

虽然之后该用户与萤石网络售后联系,但售后表示该问题只能通过返厂维修解决。今年4月,另一网友更是通过萤石官方的以旧换新服务,收到了一台存储有其他用户录像数据的所谓“新产品”。今年12月初,一女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更是表示自己可浏览其他用户的视频监控。

云端数据存在隐私风险外,萤石网络产品在使用最传统的存储媒介——存储卡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萤石讲不好智能家居故事

萤石网络某线下销售人员表示,在使用萤石网络生产的摄像头产品时,建议选用萤石网络官方生产的存储卡,因为若使用其他品牌的存储卡,大概率会导致录像数据缺失等其他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情况。

并表示,这一问题只能通过使用原厂存储卡解决,即便是使用诸如闪迪、金士顿等知名大厂的存储卡,也可能存在相应问题。

社交媒体上也有消费者吐槽过类似问题,甚至有网友怀疑是萤石网络故意设置门槛,以便销售其售价明显高于市场价的存储卡。

在某电商平台搜索便可发现,同样的64G TF存储卡,诸如金士顿、闪迪等知名大厂的产品售价也不过70元,而萤石网络的TF存储卡售价却高达150元。

萤石讲不好智能家居故事

较差的云服务体验,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萤石网络的“地基”造成了一定的反噬。

2018年以来,萤石物联云平台月活跃用户数增速逐年降低。

2019年月活增速还在50%以上的萤石网络,在2021年上半年增速已衰退至17%左右。日活增速亦如此,2019年时增速为49%,2021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仅为18%。

增速越发放缓以及云服务存在诸多问题情况下,萤石网络的萤石云“地基”,未来能否支撑得起萤石所谓的“以萤石云为中心所构建的智能家居生态”,尚未可知。

或许,萤石此次上市后,能凭借募资所得,进一步为云服务建设添砖加瓦,从而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云服务的体验。

但商业战场如逆水行舟,愈加激烈的智能家居赛道,又还能留给萤石多少时间?

参考文献:

《智能家居,一颗地平线下的朝阳》——朝外大街061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