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利好频出,全屋智能却成了寡头的游戏

雷科技
关注

2022年智能家居行业频繁迎来重磅利好政策。4月《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统一智能家居、安防等领域标准,探索建立智能设备标识制度。”此外,安徽、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已陆续出台支持智能家居的相关政策,比如7月北京发改委、商务局、住建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助企纾困促进消费加快恢复的具体措施》就针对全屋智能家居行业提出具体指导方案。

智能家居特别是全屋智能进一步升温,大有成为新阶段地产行业重头戏的趋势。在日前召开的2022年中国建博会(广州)上,也可以看到这样的趋势:智能与定制、系统和设计并列为四大主题展区,智能家居成为展会重点主题之一。

而在智能展区逛下来,可看到一个明显的现象:老面孔年年参展,新面孔几乎没有。随着行业走向成熟,属于新玩家的机会窗口已被关闭,头部玩家的话语权与日俱增,腰部玩家日子难过。原因在于:全屋智能时代游戏规则彻底改变,行业门槛变高,能适应的玩家越来越少。

全屋智能时代到来,智能家居上演大决战

走过20多年的智能家居行业经历了多个阶段。

1997年到2014年可被认为是“史前”阶段。1997年比尔·盖茨耗资1亿美元、历经7年建造的“未来之屋”算是智能家居“鼻祖”,但这种土豪定制式的智能家居系统成本高、难度大、时间长,只有极少数富豪才能体验。

2014年前后,智能硬件创业潮出现,智能家居行业起风,一时间群雄逐鹿,既有大量创业者涌入,也有很多老巨头入局。不过,一直到2018年行业都面临“叫好不叫座”的窘境。《2018 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当年智能家居市场渗透率仅为4.9%。这一阶段的智能家居以单品+DIY为主,安装门槛高、单品体验差、用户认知弱,只有发烧友等少数群体才会购买。大多数智能家居创业者都倒在了黎明前。

2018年“全屋智能”的玩法开始出现,智能家居创业公司代表欧瑞博发布MixPad,在一体化墙面智能开关上集成多协议智能家居网关、AI语音设备和场景化家居服务入口,安装更容易的同时,给用户带来的智能化体验更加完整。依托于这一交互入口以及Home AI系统,欧瑞博扩展照明、暖通、遮阳等品类布局全屋智能。欧瑞博外,越来越多智能家居玩家都不再售卖一类单品,而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推动智能家居加速落地。

2022年,全屋智能成为“主旋律”。IDC报告显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在消费市场的推广,将成为智能家居市场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这丝毫不让人意外。

先看用户需求:智能家居要提供围绕用户生活场景的真智能体验,就必须要全场景感知环境,洞察用户,这需要足够多的设备且互联互通来提供主动式、个性化、全场景的全屋智能体验。因此,理论来说用户真正需要的就是全屋智能,只不过因安装成本高等原因全屋智能未能普及。

再看市场供给:前装模式下用户倾向一步到位拥有整体智能家居,相对动辄几十万的硬装、软装来说,一套全屋智能成本即便超过10万也不算贵;后装模式下欧瑞博等厂商已提供门槛和成本相对低、安装相对容易的全屋智能方案。简单地说,全屋智能供给侧正在升级,成本更低、门槛更低。2022年,随着全屋智能频繁迎来重磅政策利好,在顶层设计下全产业链将进一步积极拥抱全屋智能,如同新能源汽车在补贴政策下高速发展一样,全屋智能也将爆发。

任何技术从小众到出圈再到普及都有相似的发展规律,比如电动智能汽车。全屋智能在2018年前后出现,经历小众阶段后成功破圈,如今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在行业看来,全屋智能也将是智能家居的终局,全屋智能大战就是智能家居行业的大决战。

全屋智能游戏规则变了,只有少数玩家能玩

电动智能汽车是未来,焦虑的燃油车厂商都在布局,但依然挡不住新势力们的强势崛起,且电动智能汽车要比拼的还有自动驾驶、车机系统等新能力,能参与的玩家越来越少,就连一些强大的燃油车巨头也水土不服。

全屋智能行业,除了少数活下来的智能家居创业者外,主流家电、手机和互联网巨头都在入局,插座、照明、开关甚至配件这样的传统产业龙头,以及全屋定制家居企业都在布局。市场看似水大鱼大,但全屋智能对大多数玩家来说都是赶不上的风口了。全屋智能属于智能家居,但跟此前阶段相比已截然不同。游戏规则变了,行业门槛高了不少:

1.全屋智能产品体系更复杂。

主流全屋智能玩家自有SKU往往高达数百款,这是覆盖全屋智能不同场景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全屋智能本质在海量设备互联互通,在统一的交互入口和智能系统下提供真智能体验,这是极少数玩家才有的能力。

一个品牌可提供覆盖不同场景的单品,但倘若缺乏统一的交互入口和原生的智能系统,甚至依靠手机去做设备交互,就根本没办法落地真正的全屋智能,这类玩家可以活下来,但很可能会“被集成”,其品牌则将对用户不可见;一些做插座、做开关、做照明的企业或许可在自身擅长的产品场景下提供智能化单品,但也只能是“被集成”;做全屋定制的企业善于传统家居定制,但做的更多是空间的利用改造,对于智能化体验特别是背后的技术知之甚少,与全屋智能玩家深度合作是最佳出路。

2.全屋智能落地门槛更高。

全屋智能的勘察、设计、安装等环节,离不开线下服务商体系,因此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才是全屋智能渠道的唯一选项,这是少数玩家才能构建的能力。单品思维玩家往往依赖电商渠道,而传统的开关、插座、照明和全屋定制家居企业强大的线下渠道体系,则很难卖得动全屋智能,一是渠道不懂产品,技术和用户,而且用户买全屋智能就去对应门店的心智也已形成。

结果就是,真正可以成为全屋智能头部品牌的玩家只会越来越少。从今年建博会来看,智能家居赛场中央已经只剩下少数的争雄者。

其实不只是智能家居行业。互联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视、智能汽车等行业都曾上演类似的故事:行业不成熟的大爆发阶段,入场门槛低,遍地有机会。随着行业成熟壮大,更有实力的巨头类玩家入局,创业类玩家中的佼佼者跑出来,行业就很难避免地向少数玩家集中,形成多强争雄的局面。

世纪大决战,哪些玩家拥有全屋智能格局?

市场终究来到了“少数人的游戏”的阶段。

从现在手里的牌来看,拥有全屋智能格局,适应新游戏规则的玩家用一只手数得过来:一类是美的、海尔两大家电巨头,另一类则是华为、小米两大硬科技玩家,还有一个是创业者代表欧瑞博。全屋智能时代,这五大玩家将成为Key Player。

要想跻身全屋智能的牌桌,必须要有以下“入场券”:

第一,足够强的资金:至少是10亿美元俱乐部玩家。

因为研发和制造门槛高,硬件一直都有着资本驱动的特点。前些年智能家居有“小而美”的存在,单品卖一个硬件赚一份钱的模式跑得通。然而如今的全屋智能却是系统工程,数百个SKU、成千上万个门店,以及操作系统、AI交互、IoT连接、服务生态、品牌建设等事宜都离不开资金驱动,一些事项的花费更是奇高无比,比如操作系统。

总而言之,智能家居创业很烧钱。在2022年中国建博会(广州)的智能家居主题论坛上,欧瑞博创始人兼CEO王雄辉的主题演讲言辞犀利,在行业掀起不小争议。王雄辉说智能家居这个行业“不但烧钱而且烧人”,如今行业已进入到“10亿美元俱乐部时代”,就是说做智能家居只有几千万是不可能砸出什么动静的,在巨头都All In时,“如果没有10亿美元来砸这个场子,根本玩不转。”

全屋智能Key Player身上的第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差钱”。海尔、美的、华为和小米均是巨头,其中海尔智家、小米和美的最新市值就分别高达306亿、410亿和 571亿美元,资金实力自不必说。后起之秀欧瑞博尚未IPO,但已拿到丰厚投资,今年2月获得总额10亿元的融资,刷新国内智能家居行业的单笔融资记录,截至此轮其已完成六轮融资,投资方除投资机构外还有互联网大厂以及家居和地产等产业链巨头,如美的置业、红星美凯龙。欧瑞博在业绩上不断证明自己进而获得更多资金,再进一步强化技术、产品、渠道、品牌和团队推动业务向前。

第二,足够强的产品:后地产时代要拼产品。

房地产进入以去库存为主的存量阶段,新房市场萎缩,智能家居行业前装与后装此消彼长。前装市场是to B的商业模式,付费者不是使用者,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提供者与用户间毕竟隔了地产商,因此很难真正做到用户体验优先。后装以to C为主,倾听用户声音、提升用户体验成为智能家居玩家的头等大事,这对其产品力提出了新要求,比如安装简便、科技美学、交互智能、终身OTA等。

在建博会上,王雄辉提出了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观点:“后地产阶段”,智能家居将真正产品为王。地产主导阶段关系优先、销售优先,而后地产阶段行业将更尊重产品创新,产品体验直接影响用户决策。

全屋智能的产品力不是说一个个产品的单独PK,不是看谁SKU更多,更不是看谁的单品更便宜,看的是通过产品体系构建起最佳全屋智能体验的能力:SKU要足够全,每个单品的功能和颜值都要能打,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解决方案去串联起海量设备形成“一个产品”一起让用户的家智能化,共同服务于用户的居住体验提升。

在产品力上,小米、华为深耕消费电子赛道多年,其中小米凭借极具性价比的单品组合以及独具特色的米家生态链,构建起了独特的产品竞争力,在智能家居赛道,小米既有自有核心产品,同时有绿米(智能家居)、云米(智能家电)等生态链布局,可给米粉提供各色智能家居产品。

华为在手机业务被限制后,大力进军全屋智能,采取“1 个全屋智能主机 + 2 张智能网络 + N 个子系统”的独特架构从高端市场切入,初期产品套装定价较高,后续再不断走向普惠。

欧瑞博则是一家产品驱动的公司,王雄辉本人是行业内有名的产品偏执狂,这不只是体现在对产品“科技美学”等细微关注上,而是基于对人性的精准洞察再对产品核心功能进行取舍,2018年面世的MixPad与Home AI系统结合,使得其拥有将碎片化的智能单品变为一套全屋智能产品的能力,这直接奠定了其在全屋智能时代的格局。

作为老牌家电巨头,美的和海尔也无不拥有核心产品力,只不过更多是在家电业务上锤炼后再溢出到智能家居,它们在产品上的核心优势是供应链、品控等,但在适应市场的敏捷性、创新性、智能化上跟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华为、小米和欧瑞博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三,足够强的技术:没有操作系统不叫全屋智能。

“通过手机App操控设备”这样的单品智能时代已彻底结束,现在用户需要的要么是全屋全场景下的整体智能解决方案,要么是开关、照明、温控、暖通或安防等一个或多个场景下的智能方案,不论什么类型的需求,都不能再靠单品或者说一个个弱连接的单品去实现真智能体验。

全屋智能时代产品要有全新的价值观,要用套装式产品组合通过智能系统来承载交互、连接、应用与服务。在智能系统的选取上,行业有不同的技术路线:一类是基于安卓定制ROM的模式,跟做手机系统一样的思路去做智能家居,另一类则是自研OS,如华为鸿蒙、欧瑞博 Home AI 4.0。

在王雄辉看来,不是将所有产品接入云就能叫全屋智能,“安全、稳定、智能、高效、兼容、节能、便捷、开放”是全屋智能的八大要素,而“没有全屋智能操作系统的都是伪全屋智能。”

在探索基于安卓实现MixPad的过程中,欧瑞博发现了安卓卡顿、发热等问题难以适应全屋智能场景,同时安卓对弱网环境、海量设备、低配置设备的支持也不算好,且还有着隐私和安全的先天缺陷。多年修修补补难以根治问题后,欧瑞博痛下决心,组织超过200位研发人员,历时三年挖空安卓重写800万行代码,打造专为全屋智能而生的原生物联网操作系统HomeAI OS 4.0,不卡顿、更安全、更稳定、强兼容,一共申请了超过600个专利。

华为在被制裁后,痛定思痛全面发力鸿蒙生态。鸿蒙系统是生于IoT时代的操作系统,对IoT应用包括智能家居的支持能力比安卓更好,鸿蒙系统再结合华为最擅长的通信连接能力,形成了其在全屋智能上的核心技术优势。鸿蒙系统不只是让华为自有设备如智慧屏等有更好的体验,同时也让其可以构建生态壁垒,其最新发布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就强调基于鸿蒙系统的“生态无界”体验,即可实现不同品牌的互联互通,截至3月已有超过1900+品牌伙伴入驻HarmonyOS家庭,4500+智能单品可以接入全屋智能。

全屋智能Key Player中,截至目前只有欧瑞博和华为拥有自研原生操作系统。Home AI 4.0的优势是行业唯一面向智能家居而打造的原生操作系统,而鸿蒙的优势是可实现手机等更多设备与全屋智能的联动。长期来看OS将成为华为和欧瑞博决战全屋智能的杀手锏,而构建自主OS的做法再一次证明王雄辉所说的“行业烧钱烧人,现已进入10亿美元俱乐部时代”的判断,因为做OS投入高、周期长、风险大。

第四,足够强的新零售:全屋智能普及的“最后一公里”。

新阶段全屋智能市场被放大,即将跟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样进入千家万户。而要实现这一点,不只是要有更适合大众化的产品组合以及“真香”价格,更需要完善的渠道。

前些年电商已足够发达,智能手机网购体验也十分成熟,但华OV依然凭借渠道赢天下,小米不得不通过“小米之家”补渠道的课,由此可见渠道对于硬件产品普及的重要性。而对于全屋智能来说,渠道还有着更加重要的价值:一是提供真实的家生活体验场景,起到教育市场的目的;二是承载完整的服务体系,包括售前咨询、设计,上门勘测、安装、调试,以及售后维护等。

后地产时代,渠道对全屋智能落地更是变得更重要,B/C共振,电商与门店协同,全屋智能与全屋家电融合,将是行业渠道演变的方向。

在渠道上,美的、海尔的家电渠道早已耕耘多年,既有国美、苏宁这样的线下渠道覆盖,也有各自品牌专属的渠道体系。小米则依托小米之家布局新零售,不过小米之家被行业称为“小米百货”,即什么都卖,这也意味着其并不擅长销售全屋智能产品体系,一方面小米之家空间普遍较小,无法还原真实家居特别是卧室、厨卫、阳台、客厅等场景的体验;另一方面小米之家线下体系特别是销售人员擅长的是销售小米产品,并不擅长进行全屋智能的方案设计、客户咨询、上门安装等。

对于华为来说,渠道在手机时代就已成为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做渠道华为是专业的。在手机被制裁后,华为探索门店转型汽车销售、全屋智能等。随着华为全屋智能战略的落地,其也开辟了专属的全屋智能门店体系,且扩张速度很快,在发布华为全屋智能2.0时,华为全屋智能门店就已覆盖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武汉、南京等城市,在全国核心城市门店数已超100家,显然,华为想要在全屋智能上重建其在手机时代形成的渠道优势。

术业有专攻,在全屋智能新零售上当前做得较好的,却是欧瑞博、绿米、云米这样的专注细分玩家。比如欧瑞博一直都很重视新零售布局,其在大力发展电商渠道的同时,重注线下。欧瑞博全屋智能专卖店已升级到第五代,除自有数百个SKU外,通过引入生态伙伴实现智能家电与智能家居的融合,满足用户从高频到低频,从单品到套装到全屋,从低客单价到高客单价的各类需求。

相对于家电、手机等渠道体系而言,全屋智能门店可让用户在店内体验客厅、卧室、厨卫等场景下的智能产品,同时获得专业的咨询、设计、勘测、安装、调试和维护等一站式服务。而从王雄辉在建博会上重磅发布的“繁星计划”来看,欧瑞博正在将新零售体系的长板优势变得更长。其在已有1300家门店的基础上,通过“繁星计划”在未来三年建设一万家全屋智能专卖店,争取要让城市用户都能在10公里范围内体验到全屋智能。为实现这一目标,欧瑞博将拿出2亿真金白银补贴渠道50%以上的建店费用,给合作商开店提供物料、工程建设等支持。

“繁星计划”是智能家居行业力度最大的渠道补贴计划。此时此刻,欧瑞博祭出补贴大招决战全屋智能“最后一公里”,在罗超频道看来具有“一箭三雕”的价值:

1、以渠道为触点教育市场,加速全屋智能落地,让一部分房子更快智能起来;

2、争取转型中的手机、家电等存量渠道“转向”,很多手机、家电门店难以为继,但店主却有经验、能力、意愿,还有店面、团队等资源,欧瑞博通过补贴助力其转型全屋智能不失为快速扩渠道的方法;

3、争夺友商渠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更大的补贴任何服务商都很难抗拒。

智能家居进入到普及阶段,渠道密度增加是必然。在技术、产品、品牌均已形成竞争力后,欧瑞博繁星计划用2亿元重注渠道提出“三年万店”的宏伟目标,在渠道上将形成强大的张力。繁星计划也验证了王雄辉所说的智能家居行业进入“10亿美元俱乐部时代”的观点,做全屋智能,OS烧钱,产品烧钱,渠道也烧钱。

写在最后

新的竞争格局下,全屋智能赛道看似正在变得更拥挤。但从新的游戏规则来看,真正有机会形成全民级全屋智能品牌的玩家只有华为、美的、海尔、小米和欧瑞博等少数企业,只有拥有全屋智能格局的玩家,才是决定行业终局的Key Plyer。

    来源:雷科技

           原文标题 : 重磅利好频出,全屋智能却成了寡头的游戏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