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年度盘点:Matter高开低走,品牌各走各路

雷科技
关注

2023年了,不知道大家用上智能家居了吗?

作为一个从IFTTT时代开始接触智能家居的“老油条”,在我看来大众用户对智能家居的接受程度还有待提升。但对智能家居相关品牌或者智能家居背后的资本市场来说,刚刚过去的2022年可以说是智能家居表现“异军突起”的一年:

2021年11月,物联网行业独角兽Aqara完成了C轮10亿元融资,这也是2021年物联网行业最大的一笔融资之一;2022年2月,智能家居行业后起之秀欧瑞博获得总额10亿元融资,刷新了国内智能家居行业单笔融资新纪录。更不用说海尔、美的、华为、小米等智能家居“传统巨头”了。对这些立志在智能家居行业闯出一片新天地的品牌来说,2022年毫无疑问是他们施展拳脚的“大好时机”。

相关品牌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由于生活方式与海外不同,国内智能家居市场发展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况,而不温不火的市场表现意味着国内智能家居市场还有巨大的、尚未发掘的市场空间: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在2021年的预测,2022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可达6515.6亿元。

要知道海尔智家在2023年的市值“也就”2790亿港元,谁能抓住智能家居的春风,谁就能成为智能家居市场未来的“规则制定者”,以“行业代表”的身份引领智能家居行业发展。但可惜的是,从2023年的结果来看,智能家居市场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各品牌今年发布的产品都很不错,可惜消费者就是不买账。

群雄割据的荒芜年代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国内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系统似乎有着天然的不信任。平心而论,消费者有这样的情绪也是非常正常的:截止至2022下半年的Matter媒体发布会之前,国内的智能家居市场长期处于一个“剪不断、理还乱”情况。以单品蓝牙连接为代表的第一代智能家居、以Wi-Fi Mesh、Zigbee连接为代表的第二代智能家居产品和以跨平台全屋智能为代表的第三代智能家居产品正同场竞技。这样混乱的智能家居市场,让本来对智能家居产品就没多大好感的消费者望而却步。

再加上家电并非快消品,其更新换代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一台冰箱洗衣机正常情况下使用十年八年是没问题的。对于很多尚在使用传统家电的消费者而言,智能家电反而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憧憬,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舍得抛弃旧家电然后换新。智能化家电真的很吸引人,但只有近几年上市的新品才会支持,并不利于概念的普及和市场发展。

因为未来智能家居系统话语权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在统一智能家居平台出现之前,国内消费者往往会采取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来实现某种意义上的智能家居。简单来说,国内消费者喜欢用智能开关代替智能家电。

天猫发布的《2020下沉市场智能家居消费洞察》报告中指出,智能开关在下沉市场的年销量同比增长高达900%,是下沉市场里增速最快的智能家居品类。在精装修市场,智能开关逐渐成为标配,1~11月新开盘项目精装住宅市场总量272.2万套,智能开关的配套规模就达到32万套,同比增长81.2%,配置率达到11.8%。而到来2021年,智能开关的配套规模达到42.7万套,同比增长15.5%,配置率为14.9%,正在稳步发展。

奥维云网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国内智能开关的发展在逆势中依旧实现了正增长。今年由于市场经济下行,房地产行业也遭遇前所未有的低谷,1~10月新开盘项目精装住宅市场总量仅为118.75万套,同比下降了47.8%,几近腰斩。其中智能开关的配套规模为22.07万套,同比下降37%,但配置率却达到18.6%,在去年的基础上还上升了3.7%。可见,虽然买房和精装修的用户在减少,但选择使用智能开关的用户比例却在逐年提高。

可能有人会认为智能开关的流行会降低用户购买智能家电的御苑,同时也不利于智能家居平台化与全屋智能的发展。这么说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智能开关的兴起其实并没有将全屋智能扼杀在摇篮当中:

一方面,智能开关的出现让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体验智能家居,同时也可以从上游的层面打通不同品牌、体系的智能家电,提前培养用户使用智能家居的习惯。而另一方面,智能开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智能家庭中枢,而且还是一个永远不会断电的智能家庭中枢。同时由于操作简单,智能开关的易用性其实也远超于曾经的智能音箱和智能电视。

这也是Aqara、欧瑞博等品牌今年都开始在智能开关领域发力的原因。在所谓“同一平台”出现之前,谁能掌握智能开关市场,谁就掌握了智能家居的主导地位:百元级别的爆款开关明面上看只是一个联网的控制器。但在智能家居体系中,智能开关是连接智能家居系统和非智能家电的桥梁,为不同的智能家居产品打造一个通用的智能化方案。

但就在各品牌都以抢占开关入口为首要任务的时候,智能家居变天了——“大一统”的Matter协议真的来了。

Matter协议:至少想法很不错

在Matter自己的设想中,Matter标准的面世就如当年秦始皇扫六合,有望将混乱的市场进行统一,将不同阵营之间的壁垒打破实现互通,这不光是解放了消费者在物联网产品选择上的自由度,也是为厂商提供了补足短板的机会,综合来看必然是利大于弊。

这一点从Matter协议背后的推动者身上也有所体现,目前主导Matter标准的CSA联盟共有550位成员,其中亚马逊、苹果、谷歌、三星SmartThings和Zigbee联盟更是联盟前身——Project Connected Home over IP工作组的创始人。这透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今天的Matter标准虽然是一个“第三方标准”,但背后站台、支持者却是世界上最顶尖,也是智能家居领域最核心的几位玩家。

换言之,Matter对于全球的智能家居玩家来说天生地带有权威性,也难怪在Matter1.0规范还没出炉之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IoT设备就已经宣布即将接入,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个攀上行业绝对巨头、提升自身产品存在感的绝佳机会。根据Matter的说法,首批支持Matter 1.0的设备最快将在第四季度上市,并在2023年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但从今年下半年各品牌的表现来看,大家对Matter的支持似乎有些“口是心非”:不少品牌都宣布将延期支持Matter协议,有的品牌甚至仅在所谓“海外版”中加入对Matter协议的支持。而作为智能家居行业的“独狼”,苹果甚至仅在高配的Apple TV上提供Thread网络支持。

用通俗的话讲:想用Matter,得加钱。

即使某个品牌为了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愿意免费开放Matter协议,这也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删掉品牌自己的App:智能照明行业的巨头飞利浦Hue对Matter支持就有着独特的见解:你可以用Matter对Hue灯具进行有限的支持,但Hue依旧离不开自己的控制器和控制软件;家居品牌IKEA的智能家居产品也是同样的情况。对这些已经建立起成熟生态壁垒的品牌来说,支持Matter无异于将自己多年的技术积累拱手相让。

那对这些品牌来说,“有限”支持Matter显然才是保全自己实力的最好方式。而Matter的“大一统”,也只会停留在立项之处的PPT和宣传页面上。

智能家居的下一步向哪走?

尽管Matter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下智能家居市场的种种问题,从某种程度上甚至让问题变得更严重,但从另一个角度想,Matter的出现其实也给平台带来了整合的机会。就像现在的HomeKit生态一样,一个超级App配合各品牌自己的App这样的做法其实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至少用户不需要在家里同时准备几个不同品牌的智能助手,一句话就能控制全屋电器的基本开关。

Matter的出现让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回到2014年智能家居平台这个概念刚刚被推广时的水平,而在市场竞争下,用户会用“钱包投票”,选出智能家居行业中真正有用、好用的品牌,让该品牌的App重新完成智能家居平台化的进程。但和现在的智能家居不同,在Matter协议的支持下,重新完成平台化的智能家居系统可以突破原本智能家居生态的限制,借助通用的Matter协议在一定程度下控制其他智能家居生态硬件。

可以预见的是,Matter依旧会是智能家居的未来,而下一代智能家居的发展方向,也将以Matter为核心。艾瑞咨询曾在智能家居的调查报告中提出过一个观点:

未来的智能家居在设备互联互通且可贯彻用户指令的基础上,通过终端设备收集用户数据,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学习、理解不同用户对于不同时间、空间的特定待办项和使用习惯,最终反馈以全空间全时段的主动服务。

换句话说,未来的智能家居将以“主动服务”“帮你做选择”为核心。

而这样的“主动介入”需要智能家居生态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也需要联通更多不同品类的智能家居硬件。那么有哪个平台可以一次容纳这样五花八门的传感器和智能家电,同时还能打通不同品牌之间的硬件调用呢?

没错,智能家居的未来还得是Matter。

    来源:雷科技

           原文标题 : 智能家居年度盘点:Matter高开低走,品牌各走各路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