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之家、美凯龙的阵痛与新生(下)

首条财经
关注

春天终会到来

作者:陈晚邻

编辑:李明达

风品:南辞 明湘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房地产、家居业,悲喜相通。

流动性承压下,白衣骑士救场戏码不断上演。继顾家家居102.99亿元转让控股权后,家居卖场“双寡头”居然之家、美凯龙也统一了步调。

11月17日,居然之家发公告,拟转让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0%,引入国资战略投资方北京金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隅集团”),转让价合计约22.32亿元。

美凯龙则先行一步,获得建发股份战投入主,2023年6月完成过户,三季报与建发股份并表。在更早之前,去年10月底,保利资本宣布收购皮阿诺20%股权。

大行业、小企业、强渠道、弱品牌,这是家居业的鲜明特征,头部企业市占率较小。那么,时下这波跨行业的联合发展将为产业生态带来什么变化?面对行业寒冬、“抱大腿”背后,居然之家、美凯龙日子多难?能产生多少1+1>2的协同效应、带领企业走出困态呢?

据财联社11月24日电,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车建兴、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西藏奕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约3.04亿元。

接上文:

聚焦美凯龙,2023前三季营收86.75亿元,同比下降17.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5.6亿元,同比下降142.5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68亿元,同比下降30.37%。

第三季营收30.15亿元,同比下降14.51%;净利-7.11亿元,同比下降342.85%。

前三季亏损5.6亿元,而第三季亏损7.11亿元,换言之并表后的经营反倒更差了。发生了什么?

红星美凯龙解释称,是因商场出租率出现阶段性下滑、对合格商户减免了部分租金及管理费,以及公司委管业务及建造施工相关业务的新增项目减少、存量项目推进放缓。且出于谨慎考虑,公司还对整体资产的可回收性进行了更谨慎预估,并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显然,红星美凯龙还在艰难盘整、救赎突围。旧疾未消,新的磨合还需时间沉淀,合并协同效能能释放多少、建发股份是否是白衣骑士还需观察。

聚焦主业,深入产品端,红星美凯龙收入由自营及租赁、项目前期品牌咨询委托管理服务、家装相关服务及商品销售等产品组成。

2023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红星美凯龙业务线均遭负增长,其中营收占比最大的自营及租赁营收同比下滑18.7%,毛利率减少4.2个百分点。

据红星控股发布的公司债券中报显示,2023上半年,该公司旗下自营家居商场收入同比减少18.70%,委托经营管理收入减少16.16%,商业地产住宅销售收入减少33.45%。

如何提升出租率?除了外部环境,自身运营内力提升、专业化、精细度、特色力打磨均是吸引住用户的关键。

浏览黑猫投诉,截至2023年12月4日,美凯龙相关投诉累计930条,产品服务质量是槽点集较多的地方。“未保证消费者权益、货不对版”、“商品实物和网上不一致”、“服务疏漏,造成消费者间接损失”、“质量奇差无比,味道刺鼻”……

上述投诉均经过平台审核。

诚然,身处C端家居赛道,用户千人千面、人人满意并不现实,上述投诉也或有偏颇片面处。但强体验、重口碑也是留住用户、黏住市场、提升出租率的关键。

看看互联网平台的如火如荼,消费者从不缺选择,如何加强精细化管理、消费痛点创新,让线下卖场提供更便利更贴心、更个性、更具品质特色的产品服务、乃至新业态新生态打造,美凯龙、居然之家还有诸多功课要补。

4

品尝激进苦果 债压多大

与居然之家类似,红星美凯龙也在经历瘦身缩水阵痛。

截至2023年9月30日,红星美凯龙自营商场从去年底的94家减至89家,委管商场从285家净减至278家,总经营面积从2250.83万平方米减至2195.6万平方米。

据蓝鲸财经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包括宜家、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一统国际等知名卖场均传出过卖场关闭消息。

不过这并非完全坏事。看看往期的粗放激进扩张,当下品尝苦果、消化苦果也是必须必然。

回溯过往,在资本杠杆加持下,红星美凯龙形成了自营与委管商场双轮驱动的商业模式,旗下门店规模一再扩大。2019-2022年,美凯龙自营与委管卖场数由337增至378家。

且据巨潮,2017—2019年,红星美凯龙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占利润总额比几乎都在20%以上,2017、2018年比率甚至高达三成。

房市行情好时,日子自然够滋润,可一旦出现变阵,隐患变显露出来。以2020年为例,红星美凯龙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从16.01亿元直接跌到4.97亿元,导致当年公司净利腰斩。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规模仍达953.58亿元,在百度股市通的全行业规模对比中“遥遥领先”。

对此,行业分析师郭兴认为,当下家居卖场经营普遍面临困难,最本质原因还是多年来家居卖场伴随房地产业的非理性繁荣。当热潮褪去、调整供求关系逆转,往期过于重资产、高杠杆,粗放扩容的隐患就加速暴露出来,陷入市场有效需求不匹配、成本增加亏损加剧的困境。

一个“后遗症”便是债压。截至2023年6月末,红星控股除按揭担保外合计对外担保余额154.8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3.77亿元,占公司净资产比151.55%。合并报表范围内有息债务总额141.53亿元,合并一年及一年以内到期的短期债务合计40.84亿元。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红星美凯龙有息负债规模约327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规模占比约22%,逾期债务总额12.35亿元。

11月23日,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连发两则公告,事关未能清偿到期债务,以及物业服务协议纠纷。有两个关键信息点:

首先,截至11月21日,该公司合并范围内新增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总金额3.839亿元,债务名称为质押借款,债权人类型为非金融机构,逾期类型为本息均逾期。其次,红星控股因物业服务协议及借款合同纠纷被起诉,总涉案金额约5.9亿元。

叠加上文的车建兴、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显然美凯龙仍在蹒跚渡劫路上,离新生黎明仍有一段距离。

5

内外喜变、更大看点是什么?

当然,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渡劫剧痛本身,亦是一笔成长财富。

细观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当下虽困于债务问题,可成功引战带来的信心面提振、资金输血、业务协同、战略修正等亦让两者不缺价值想象力。

金隅集团资金规模充足。截至2023年9月底,公司货币资金规模约200.93亿元;且融资能力强劲、成本较低。以2023上半年为例,在房企发债融资难背景下,公司共发行4笔债券,总规模达75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仅3.36%。

居然之家自身亦在痛定思痛、大力补短板。其半年报表示:“公司经营班子在董事会的领导下迎难而上,坚决深入贯彻‘巩固家居主业,成为数字化时代家装家居行业产业服务平台’的企业发展战略”。

截至今年上半年,居然之家国内经营418个家居卖场、3家购物中心、6家现代百货店及162家各类超市,线下零售网络覆盖全国。与此同时,旗下“洞窝”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达到1756.4万人,月活用户341.3万人。

聚焦此次战投,同样干货满满。根据双方合作协议,在卖场业务方面,金隅集团系统内的建材商贸门店将积极入驻居然之家卖场。同时,双方还会就金隅集团自有家居卖场、购物中心的的经营管理进行深度合作,提升卖场经营效益。

房地产开发业务方面,金隅集团在房地产开发方面将优先考虑从居然之家家居卖场租户中选用房屋精装修材料。涉及到商业地产时也将优先考虑与居然之家合作,以优化后者业务布局。资产盘活方面,居然之家在家居商场及购物中心、仓储物流等业务布局扩张过程中,将优先考虑利用金隅集团全国各地的土地、房产等。截至2023年中,金隅集团土地储备面积约660.4万平方米,较多为闲置工业用地,多项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有闲置资产可满足居然之家业务扩张。

有资金有资源,显然共造“建材一建筑一装饰一装修”一体化产业链,不是一句空话。叠加自身行业积淀,居然之家若能借此契机,快速整合化解积弊,业务面脱胎换骨、业绩反转也未可知。

作为行业唯一一家A+H上市企业,得益于积极自救,红星美凯龙同样收获了一些喜变。

2023年第三季以来,红星美凯龙陆续推出“818FUN肆嗨购节”“家居焕新消费季”“十一大促”等促销活动。

同时,借助厦门建发资源赋能,美凯龙已开始拓展多元业务,如与建发汽车及国内最大的中高端二手车平台卡乃驰达成战略合作,美凯龙商场开出了多个汽车主题馆。

红星美凯龙总经理车建新表示,美凯龙此前投资的大件商品外贸B2B交易平台大健云仓,2023年市场增幅将达50%。

上升到家居赛道,消费逐渐恢复、相关政策加持,也为从业者重焕生机提供了契机。7月18日,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7月24日,最高层会议上再次提到,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9月1日,商务部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家居焕新消费季”活动通知。多家企业纷纷响应,推出一系列优惠举措,助力家居消费回升。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在促家居消费政策作用赋能下,家居消费有望回暖,应当静待居然之家、美凯龙等家居卖场企业的收入增长提速。

的确,好风凭借力。有了国资“搭子”、赛道回暖复苏、自身精进变革,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度过剧痛危机、迎来新生应是大概率事件。各界不妨多些耐心,让子弹再多飞一会

更关键的看点在于,两者要付出多少代价、又能否痛定思痛、与过往的种种错付误判断舍离,真正开启一段高质量发展之路,进而展示出行业龙头该有的扎实抗风险底盘、行稳致远能力。

阵痛有多痛,上升空间就会多大。熬过多少孤寂磨练,才能撑住多少繁华荣耀。

本文为首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原文标题 : 居然之家、美凯龙的阵痛与新生(下)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