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理想之间,机器人任重道远
目前,市面上的机器人多达上百家,但说到能够担当“管家”一职的机器人可谓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与此同时,在中国,拥有智能家居产品的人数都不到5%,更何况是机器人的普及率。鉴于此等现象,我们可以知道两个事实:一个是机器人并不足够“聪明”,一个是多数人对于机器人并不是那么的感冒。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要想让机器人成为拥有实体的“贾维斯”,并走入千家万户之中,它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面对。
迎合用户,易家居行为习惯
作为一项产品,它的最基本也是唯一的职能就是迎合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方便,当然,这也是一个产品研制过程中的依据。不过,让人们生活更方便,并不意味着这个产品就能够大获成功,比如运用了人脸识别技术的硬件产品,由于用户的行为习惯等因素,至今没有打开C端的市场,只能盘踞在B端市场,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市场进入“红海化”。所以,对于一个产品而言,满足用户的需求,改变用户习惯就是那敲开成功大门的“敲门砖”。
让人们去习惯机器人的存在,首先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习惯智能家居。虽然经过这么多年,智能家居一直不温不火,但是随着相关人工智能技术的提升,智能家居的未来还是很有看头的,而这其中的关键之一,就是消费观念的不同。在孔祥战看来,在家居这一限定领域内,“6070后更关注的是家具本身所带来的深层含义,比如象征着富贵的红木家具等等,而8090以及之后的人群则更为关注家庭的科技化,他们对于家庭新事物有着很强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而这就是一个市场形成的最初的动力和牵引力。”
如果人们对于智能家居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当机器人进入,他们将不会感到任何违和感,从而于潜移默化之间改变人们的家居行为习惯,正如当初的亚马逊Echo。此外,当年轻人接受机器人,他们的行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老年人产生影响,正如当初的微信,从青年用户发展到现在的老少皆宜。
技术优化,促人机交互人性化
身为一个管家,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听懂主人的指令,然后准确的完成命令,而在命令之外,机器人还要能够进行感情陪护、数据分析等等,在这其中,一个自然的、人性化的交互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交互层面,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其实已经达到了标准,但在自然语言理解和人性化回复方面,机器人表现的还是有些僵化,此处参考那些参加图灵测试的机器人便可知晓。哪怕是站在世界前沿的苹果、微软等公司,其旗下的聊天机器人也并不能够与用户进行较长连续性的对话,一不小心,它就能将你扯到另外一个毫无关联的话题,或是回复不明白,而如今已经走进大多数家庭的拍户型机器人,其所能做到的也只是一些简单的语音交互,由此被人们戏称为“放大了的玩具”,智能程度远不达标。
其次是行动力。在功能上,目前的机器人仅仅做到了交互和控制的作用,但在某些层面,它还只是一个“新手”,就比如收拾房间。当一个家庭实现高度智能化,机器人就要做好承担一切事务的准备,而这其中,除了手上的行动力,还包括“大脑”的行动力。从洗衣拖地,到收拾房间,机器人最好可以都能好掌握或是掌握一两种,毕竟还有一些机器人是专职做这些家务的,比如前文所提到的厨房机器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科学家试图通过让机器人产生“好奇心”,继而让起跟剧好奇心的指引去进行自主学习,虽然结果好尚未得知,大那是这不失为一个好消息。而在“大脑”方面,一台合格的机器人要能够根据主人的行为习惯去自行定制提醒事项等等,还要随时随地为主人提供各项“脑力服务”,比如搜个资料、做个分析总结。此外,根据主人健康、心情的各项数据变化,提供不一样的服务,定制健康菜谱、唱首歌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