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家居拉通今年市场还有戏吗

家电圈
关注

家电与家居的拉通与融合,对于家电企业和商家来说,最大的价值就是“多卖货、卖好货、赚多钱”,加快市场经营结构的调整步伐。那么,在家电“国补”政策持续实施的今年,家电与家居拉通还能在市场上,催生新的商业机会和赚钱门道吗?

孔余||撰写

这2年,在家电市场上,海尔、美的,以及京东、天猫等部分头部企业和商家们,主动掀起了一轮“家电与家居”拉通与融合发展的市场新商机探索之路。虽然现阶段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市场红利释放,却是一条未来家电产业寻找有利润、有价值发展的必经之路。

当然,家电与家居两个产业到底怎么融合,如何将2个性质(标准化与定制化)完全不同的行业和诸多企业、商家,面向消费者整合到一起引爆?以及,家电与家居两个行业的整合,谁主导谁牵头?还有家电与家居的融合,又能产生多少的商业蛋糕和用户需求?

这一系列问题,其实在最近2年都没有找到清楚的答案。但是,在一线市场上,这种操作确实给一些家电企业和商家带来了利益与蛋糕。最为直观的,家电圈认为,有两个:

一个是部分品类的生意逆市走俏。家用中央空调全面放量,全嵌式冰箱热卖、洗烘套装大卖。这三个品类在家电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非标准化产品,经营利润相对高,而且市场竞争内卷还未出现。最重要的是,面对用户,有种草的内容和讲故事的素材,比如说品质生活的标配,或者说个性化定制,甚至是家庭空间的新秩序和生活的新范式。

另一个是打开家电厂商在前装市场的增量。过去家电厂商的市场重心一直是家装之后的市场抢夺,但是随着产业竞争步入存量周期,消费需求下滑,以及竞争白热化之后,厂商需要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家电与家居的拉通,本质上就是通过在前装市场的深耕与抢夺之后,找到新的市场出货通路。最明显的,就是增加了家装公司、设计师工作室,以及家居建材大市场等渠道,多卖货了。

事实上,当前众多家电厂商对于家电家居接通之后带来的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到底有多大,何时能引爆,并不关心。更多还是关注一点:导入家居概念之后,通过家电与家居的一体化、嵌入式,或集成式,能否产生新的商业价值,比如卖高端、卖套装、卖方案和个性化定制,推动面向市场主要用户的经营结构调整,让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们,一起多赚钱。

这几年来,包括海尔智家的三翼鸟、美的智慧生活体验馆,以及京东家电家居体验店,都算是一种市场营销环节的探索,通过导入家居、家装、设计等概念,借助场景式体验,想办法卖有价值的家电产品、家电套装和方案。

事实上,这一轮家电与家居的拉通浪潮中,家电市场上最大的受益者有三个:空调、冰箱和洗衣机。而厨电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很早就抢夺并布局前装市场,与家装公司、设计师合作推进产品的销售。所以,接下来对于家电产业的众多厂商来说,最为关心的是“国补”政策在2025年继续实施后,能否推动家电与家居拉通后的商业新机会。

一方面,目前国家对于消费需求的激活,是全方位的、持久的,包括家装、家具、家电、数码等品类,可以说覆盖面广,补贴力度大。另一方面,目前消费市场的需求是多元的,家庭场景下的硬件、软件和内容都需要打通才能创造更大价值。所以,无论是从消费端,还是从厂商端,或是从竞争端,家电圈认为:2025年“国补”政策之下,家电厂商可以利用家装、家居等场景空间拉通后,创造更多的商业蛋糕和差异化价值。

首先,2025年利用家装、家居等场景化、体验式营销,将是家电厂商谋求“国补”政策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除了家用中央空调、嵌入式冰箱、洗烘套装之外,包括全场景厨电,以及客厅艺术电视等,都会迎来新的商业机会。

重点,家电企业除了继续加大前装市场的深耕,还要抢夺场景体验化的营销落地,掌握市场经营的主动权,拿内容和体验赢得更多用户的芳心,从而创造更多增值。

其次,家电与家居的拉通,本质是洞察用户需求之后,满足更多用户和家庭对于品质化、智能化,以及一体化、集成化的家庭空间秩序、智能服务及科技美感等诉求。可以说,释放出来的是用户思维,创造出来的是用户价值,最终赢得用户的焕新订单。

当前,用户才是家电厂商的唯一目标,核心就是要通过经营用户,创造更多有价值的订单。所以,围绕这个方向,利用家装、集成一体化,以及设计、施工、安装等服务一步到位体验,去卖精品、卖套系。不能继续是低价抢单。

回归市场的原点和产业的常识,家电厂商内心非常清楚:在搞定用户的商业竞赛中,手段可以多变、内容可以创新、产品和价格可以调整,唯一不能变的就是家电厂商满足好、服务好用户的真诚与真心!

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

       原文标题 : 家电家居拉通今年市场还有戏吗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